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心肺複蘇流程口述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心肺複蘇流程口述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述為什麽要進行心肺複蘇?心肺複蘇的詳細流程是什麽?
心肺複蘇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髒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是為了恢複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
詳細流程:
1、判斷患者有無意識
發現有人暈倒,首先應用力拍打患者肩部並大聲呼喊:“您怎麽了,醒醒!”如果沒應答,這時應觸摸患者頸動脈,感受有無搏動,同時貼近患者鼻腔,感受患者有無自主呼吸並觀察胸廓有無起伏,若感受不到動脈搏動、呼吸、心跳與胸廓起伏,判斷為意識喪失狀態,立即進行心肺複蘇。
2、胸外按壓
準備:將患者平放於硬板床或平整地麵上,解開衣物。
按壓部位:兩乳頭連線中點。
按壓方法:兩手疊扣,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可以彎曲,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按壓深度: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一次按壓後要讓胸廓充分回彈,但手掌始終不離開按壓部位。按壓與放鬆的時間應大致相等。
按壓頻率:每分鍾100-120次。
比例:30次胸外按壓,2次人工呼吸。
3、氣道開放
進行胸外按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嘔吐的情況,這時需將頭偏向一側,清除口鼻腔分泌物(若有),可以用紗布或者手帕將異物從口腔中掏出,有假牙的患者要注意取下假牙。若無頸部損傷,用仰頭抬下巴的方法打開氣道;若有頸部損傷,用雙手托頜法。
4、人工呼吸
氣道通暢後應迅速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患者仰臥,施救者一手托其下頜使頭後仰,另一手捏鼻孔並用手掌邊緣壓住額頭,吸氣後對病人口內用力吹氣,(注意要將患者的嘴包嚴)然後放開鼻孔,待胸廓回縮呼氣。連續吹氣2次,每次吹氣要見胸廓有明顯起伏才表示有效。
如此重複循環5次以後,判斷患者狀態,若複蘇無效,繼續按壓。
擴展資料:
心肺複蘇有效指標
1、頸動脈搏動:按壓有效時,每按壓一次可觸摸到頸動脈一次搏動,若中止按壓搏動亦消失,則應繼續進行胸外按壓,如果停止按壓後脈搏仍然存在,說明病人心搏已恢複。
2、麵色(口唇):複蘇有效時,麵色由紫紺轉為紅潤,若變為灰白,則說明複蘇無效。
3、其他:複蘇有效時,可出現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變小並有對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動及四肢抽動。
參考資料:
人民健康網-急救常識之心肺複蘇術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心肺複蘇術
簡述心肺複蘇的操作步驟
現場心肺複蘇術主要分為三個步驟:打開氣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壓。
一般稱為ABC步驟。
A:患者的意識判斷和打開氣道。
B:人工呼吸。
C:人工循環。
【具體步驟】
步驟一:意識判斷和打開氣道。
(1)意識判斷:當發現一個到底的患者,首先必須判斷其是否失去知覺。
有以下幾種方法:喊話並排其肩膀;呼救(請現場的人或附近的人協助搶救,打120急救電話或通知就近的醫療單位);患者體位(當患者呈俯臥狀態時,應先將患者雙手上舉,再將外側(遠離搶救者側)下肢膝蓋彎曲後駕在內側(靠近搶救者側)肢體上,然後一手護著患者的頸部,另一隻手置於患者的胸部,小心、平穩、慢慢地將患者轉為仰臥位,並將其雙上肢放在軀幹兩旁;另一個方法是先將患者內側下肢交叉在外側肢體上,再將外側上肢抬肩伸直靠於頭側,一手繞過患者內側的上肢托肩,另一手置於患者髖關節處,將其整個地翻為仰臥位,並將其雙上肢放在軀幹兩旁。
(2)打開氣道: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意識喪失後,全身肌肉鬆弛,口腔內的舌肌也鬆弛,舌根後墜而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阻塞。在進行口對口吹氣前,必須打開氣道,保持氣道通暢。
打開氣道的方法有:
仰頭抬頜法;操作者站或跪在患者一側,一手置患者前額上稍用力後壓,另一手用食指置於患者下頜下沿處,將頜部向上向前抬起,使患者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再通過看(胸廓有無起伏)、聽(有無氣流呼出的聲音)、感覺(麵部感覺有無氣流呼出)三種方法檢查出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無呼吸應該立即進行口對口吹氣。
步驟二:人工呼吸
口對口吹氣是向患者提供空氣的有效方法。操作者置於患者前額的手在不移動的情況下,用拇指和食指捏緊患者的鼻孔,以免吹入的氣體外溢,深吸一口氣,盡力張嘴並緊貼患者的嘴,形成不透氣的密封狀態,以中等力量,1~1.5秒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入約為800毫升的空氣,吹至患者胸廓上升。吹氣後操作者即抬頭側離一邊,捏鼻的手同時鬆開,以利於患者呼氣。如此以12分/分鍾的頻率反複進行,直到患者有自主呼吸為止。
步驟三:人工循環
人工循環是通過胸外心髒按壓形成胸腔內外壓差,維持血液循環動力,並將人工呼吸後帶有氧氣的血液供給腦部及心髒以維持生命。方法如下:
(1)判斷患者有無脈搏。操作者跪於患者一側,一手置於患者前額使頭部保持後仰位,另一手以食指和中指尖置於喉結上,然後滑向頸肌(胸鎖乳突肌)旁的凹陷處,觸摸頸動脈。如果沒有搏動,表示心髒已經停止跳動,應立即進行胸外心髒按壓。
(2)胸外心髒按壓。
第一步:確定正確的胸外心髒按壓位置。先找到肋弓下緣,用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肋骨下緣向上摸至兩側肋緣於胸骨連接處的切痕跡,以食指和中指放於該切跡上,將另一隻手的掌根部放於橫指旁,再將第一隻手疊放在另一隻手的手背上,兩手手指交叉扣起,手指離開胸壁。
第二步:施行按壓。操作者前傾上身,雙肩位於患者胸部上方正中位置,雙臂與患者的胸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力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骨,使胸骨下陷4-5厘米,按壓和放鬆的力量和時間必須均勻、有規律,不能猛壓、猛鬆。放鬆時掌根不要離開按壓處。按壓的頻率為80-100次/分鍾,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次數比率為:單人複蘇15:2,雙人複蘇5:1.。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